导师风采
导师介绍
教育经历:
● 2001年-2005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学士
● 2005年-2010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 2011年-2017年 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科学家
● 2015年-2016年 兼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 2017年-至今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技术团队 研究员
个人主要荣誉:
● 浙江省特聘专家
● 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一层次
目前主持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面上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课题
● 浙江省“领雁计划”研发攻关计划项目
●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
科研成果:
● 在高速高精运动控制领域已经发表SCI文章40余篇
● 合著专著1部
Introduction
Q1:您能否简单的介绍一下团队主要人员情况和科研方向?
各有分工,发挥所长
Q2:能否介绍下您目前团队发展的愿景?
学科交叉,综合培养
Main Fields of Interest
Q1:您在团队中最印象深刻的感悟是什么呢?
实现双赢,共同成长
Q2: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尊重学生,及时引导
Advices to Youth
Q1:您认为学生做科研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思路变通,学会疏解
Q2:您对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什么建议?
正视自我,提前规划
作为学生,要对自身有准确的规划,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并且要尽早与导师交流。是选择在科研道路上深造,亦或进入职场中就业,师生双方应提前进行规划,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普遍来说,职业存在着“稳定性”、“薪酬”和“光环”的三角关系。初入职场,通常最多三者选其二,不可贪心。要理性的正视自己,也要对自己有所期许。
导师寄语
合作共赢,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