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优秀导师专访||闫阿儒:不忘初心行志远,不负岁月勇作为
日期:2025-01-03

Main fields of interest 

 

Q1

对于您的研究工作中,目前最令您骄傲的内容或结果是什么呢?

A1

始终锚定稀土永磁材料方向,围绕国家资源特色与重大需求,形成了从材料研究到产业化技术开发的相对完整的研发链条,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备的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与产业技术转化平台。稀土永磁材料重稀土减量化和高丰度稀土利用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发出综合磁性能达到86.5的超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和室温最大磁能积≥35MGOe的稀土高钴永磁材料,实现在新能源车、轨道交通电机和尖端技术应用。

 

Q2

您对课题组开展的研究领域的未来有何展望?

A2

稀土永磁作为我国关键战略性基础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机器人、航天航空、节能和新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未来在研发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如未来新型材料与技术的前瞻性探索、资源平衡应用和循环利用技术、产业上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智能化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等等。我们期望能够突破资源禀赋型高服役能力稀土永磁关键技术,支撑尖端技术发展,提供/引领变革性、颠覆性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巩固并强化我国稀土产业战略反制能力。

 

Q3

您是经历过“材料所那一段艰难岁月”的材料所人,如何理解您当时说的“在棚子里开展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现在的工作会困难很多”?

A3

我是2005年回国,来到宁波材料所,当时正值宁波材料所筹建期间,“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办公和实验用房条件有限。一些大型、重型实验设备的搬运、安装都很困难,经过实地勘察和协商,最终在路边搭建了一间约30平米的彩钢活动板房,作为临时实验室,开始了“搭棚子搞科研”的日子。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我们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只完好的热压辐射永磁环。正因为取得了这些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才为团队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导师简介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3.09-1998.07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

●1998.08-20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 

●2000.09-2005.07

德国德累斯顿固体与材料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2005.08-至今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个人主要荣誉

● 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2019)

● 新材料成果转化奖(2019)

● 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2013)

● 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7)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

● 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13)

● 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2011)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 

●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007

 

科研成果

●在Acta Mater.、Scripta Mater.J. Mater. Sci. Techno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

●授权专利130余项。